轉:有錢人的致富術 股票與地產快速飆漲

2008/02/11 17:18
有錢人的致富術 股票與地產快速飆漲
星島環球網 www.singtaonet.com

【星島網訊】今天富豪們的財富三級跳,本業經營得好固然是主因,但更重要的還是他們手中的股票及地產快速飆漲。依福布斯統計,拜去年股市、房市走強之賜,巴菲特資產狂增一百億美元、蓋茨也增六十億美元,平均富豪們的總資產僅僅一年便上揚三成。

 

財富一年就暴增三成

 

  據《工商時報》報道,1991年俄羅斯青年阿布拉莫維奇,窮到連漢堡都買不起,但憑著準確的眼光及政治智慧,擠身財閥親信,其間以超低價買進俄羅斯航空及第五大石油的股票,不到十年資產旋逾百億美元,躋身全球富第十六大富豪。

 

  從這些有錢人致富的經驗可以了解,富者的財富快速增長並非靠薪水、儲蓄而得的,而是靠手上的股票、地產創造的,因此當我們衡量高所得者若沒有考慮“資產所得”這一部分,所推估的富人所得必然是嚴重低估。

 

理財方式各有各喜好

 

  這個世界每個人對財富的態度冷熱有別,有人視富貴如浮雲,有人視錢財如生命,不同的人生觀衍生出不同的理財態度,不同的理財態度也就創造不同的資產配置。

  依據1991年台灣官方公佈的一份“國富調查”,可以發現隨著家庭愈富有,金融資產所佔的比率就愈高,台灣最富有的1%家庭,在其所持有的各式資產中金融資產便佔47%(一般家庭僅26%),顯示台灣的有錢人也和巴菲特一樣是靠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產迅速累積財富。

  此外,有錢人之所以有錢,多半也是得力於房地產的投資,最富有的1%家庭資產中除47%以金融資產 持有外,另有有50%是房地產型態持有。合計台灣最富的10%家庭擁有的全臺34%的房地產,並且更擁有全臺近四成的金融資產。但從可支配所得的角度計 算,最有錢的10%家庭僅擁有全臺23%所得,顯示“財富不均”的情況,更甚于“所得不均”。

 

資產報酬致富較容易

 

  不論是福布斯的調查或是台灣的國富調查,都說明有錢人之所以有錢,得自於勞動報酬者少,來自於資產報酬者多。

  換言之,以勞動報酬(經常所得)的觀點來推論一國的貧富差距,在1980年代中期以前還可以,但自80年代中期股市地產大漲後,即嚴重低估,因為最有錢的人,其所得的增加多來自股票、地產的買賣,不計入這一塊資本所得,根本估不出真實的貧富差距。

  國富調查雖是1191年的資料,但仍具參考作用,台灣政府曾在1994年續辦此項調查,但最後由於 推估方式有疑議並未公佈,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財富集中的情況又更嚴重了,也就是前10%的富有家庭所擁有的金融資產、房地產已逾四成,五等分位的財富差距也 由原16.8倍擴大至二十倍以上,至於在歷經全球化洗牌後的今天,這倍數到底是擴大到三十倍?四十倍?已不得而知。

 

所得均等不過是假像

 

  也許有人會說,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成員在估計所得分配時都把所得限制在“經常所得”的範圍,也皆未納入“資產所得”,因此官方以同一標準所估得的所得分配應屬無誤。

  這話雖不錯,但各國國情不同,實不應一概而論,況且為探求真象,明知資產所得這一塊未納入將嚴重低估有錢人的所得,進而造成所得均等的假像,政府理當盡其所能的將資產所得納入評估才是。

  這些年來如美國最大能源公司恩隆等知名企業,雖由於作假帳美化數據得利於一時,惟不久真相揭露後旋即垮臺。統計的目的在於讓企業及政府了解自身 的經濟情況,而非用以文過飾非,今天明知資產所得不計入難以掌握貧富差距的真相,但主管機構卻一再以消極心態推諉,以表像的所得均等自我催眠,這豈是政府 花大筆預算辦理調查的真正目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leepingwo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