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成就什麼樣的人格 ~

 

是愛的化身 德蕾莎修女?

生命的勇者 海倫凱樂?

熱愛生命的 珍古德?

湖邊的智者 梭羅?

為世人的苦而慷慨上十字架的 耶穌?

還是洞徹生命真諦的 佛陀?

 

    你想成為什麼?

 

我出生在一個完全沒有宗教背景的家庭,但是在我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看到電線桿上貼著地藏菩薩很有名的一句話: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眼淚就一直流個不停。當時沒有機會接觸佛教,事過四年,也就是初中二年級的時候,碰巧在舊書攤翻到一些宗教書,這些書的內容對我的生命造成了極大的衝擊,從那個時候開始,宗教的吸引力大過一切,在那裏面我找到了人類最深的悲情,找到了對眾生最深的關懷,就這樣,我完全投入宗教的世界裡。當時看到那些宗教書,感覺好熟稔,看到《地藏經》以為是我寫的,看到《金剛經》、《心經》也以為是我寫的。

那時候只是感到無始劫來的失憶症好像痊癒了,而且經常在夢中跟古仙人對話,內心很天真的想 --- 如何才能幫助這個苦難的世間得到真正的寂靜?從那時開始,我就全心修行,每天打坐,思惟佛法的真義,樂在其中,從未間斷!

 

當時覺得自己受到地藏菩薩的感召,甚至自認自己就是地藏菩薩,所謂我認為我是的意思就是 --- 我早也這樣想、晚也這樣想;醒的時候這樣想、做夢的時候也這樣想隨時隨地都這樣想。當一個人,常常感覺自己是什麼、希望成為什麼的時候,他就很可能成為什麼。

真的是如此! 你想什麼,你就能成為什麼!你想你不是什麼,你就不會成為什麼!但是如果那種感覺、那種想還不是隨時隨地的話,那麼你想什麼就不一定真的能成為什麼!如果已經到了早也想、晚也想的地步,那麼我們就離我們所想的不遠了。所以讓我們靜下來,輕輕地問自己:我究竟想成為甚麼樣的人呢?

 

    什麼都不是,就什麼都是! 

 

我認為我是地藏菩薩,並不代表我就是。一個人若是有『我』,就不肯『非我』,因而有對立,不能讓『是』與『不是』之間對流;當一個人什麼都不是(無我),他就什麼都是。譬如,一個人若認為自己是父親,有人卻說他不像父親,他可能就會很厭煩!我若認為我是地藏菩薩,你卻說我不是,我也會很煩。不是嗎?所以說,我認為我『是』,這個『是』就是『不是』。最重要的是那種大悲心與使命感。

 

當初受到地藏菩薩感召,意思是和地藏菩薩的大悲心有很深邃的相應,如此而已。地藏菩薩不會要人認為他是地藏菩薩,所以他沒有是不是地藏菩薩的問題。世間職業就常有是不是的問題。你是醫生,有人卻說『你當什麼醫生?這麼蹩腳,開刀技術這麼差…』時,你的心情可能就會很不好,尤其在剛動完一個失敗的手術之後。當你覺得你是外科專家,然而別人卻覺得你不是時,這樣子很可能馬上生出問題。我們這個世間就是因為這個『是』和『不是』,生出了很多的問題。我是什麼?我不是什麼?我有什麼?我沒有什麼?是、不是,有、沒有,我們為了這幾個字汲汲營營,常常用心計較、爭執不休,甚而白白賠上一生。這樣子值得嗎?

 

    境界的主人 還是犯人

 

所以我們對是、不是;有、沒有,不必太認真,因為『是』未必真的是;『不是』未必真的不是。何必太認真?世間說的是與不是、有與沒有,一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認為我是什麼』!至於別人說:你是什麼或你不是什麼,重要嗎?我很富有,人家卻說我很貧窮,那麼我到底是貧窮還是富有呢?世間所有的事情都只不過是這樣而已 --- 不論你是富甲天下或貧無立錐之地,你真的只需要知道『我認為我是什麼』!

 

世間的東西都是想出來的,人與人間的距離也是。別人與我有距離,可能是事實,但只要心量夠大,我與別人的距離就消失了。心量夠大,完全可以是出於自己的發心,只要發心沒距離,距離就消失。此所以佛陀說:世間與我諍,我不與世間諍。諍就是距離。

 

一樣的問題,一樣的境界,每個人的想像與取角都不大一樣!譬如我們都知道雨後的彩虹,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看到彩虹。看到彩虹得站在四十二度角,一定要站在那個角度啊!那麼到底有沒有彩虹呢?要是不站在那個角度,就看不到,角度對了才看得到。同樣的道理,只要角度對了,不論我們所處的環境有多麼惡劣,無論別人對我們多麼不好,我們的心情還是可以很好,還是一樣可以微笑;一點也不用跟著境界團團轉。唯一能夠不受困於境界的方法,就是走出境界,絕對不是抱怨境界。我們願意做境界的主人,還是境界的犯人,全繫於一念之間。

來自:http://www.dharmalineage.org/Docs/%E6%88%90%E5%B0%B1%E4%BA%BA%E6%A0%BC.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leepingwo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