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出產全紀錄

(1/1)

寶貝熊:
您家的小寶貝在出生之後,醫師與護理人員,都會在新生兒出產的當刻,為他(她)進行第1次的健康檢查,並在出生3天後、出院前和返家1個月的過程中各有1次的健檢工作,而這些繁複的健檢內容,會帶給您家寶貝哪些幫助?

【文/媽咪寶貝】

胎兒期‧(Before Childbirth)

懷孕滿38週以後

胎兒在孕媽咪肚子裡滿38週以後,就可以隨時準備好出生囉!

胎兒體重

2,500g~4,000g之間。

胎兒大小

約45~55公分。

器官發展

胎兒已經發育成熟,可以離開母體獨自生存。頭髮已生長,且胎頭已下降到骨盆腔內,頭朝下、全身捲曲、膝蓋緊貼著鼻子與大腿緊貼著身體,可以準備出生。

生產前

胎心音

保持在每分鐘120~160次。

新生兒期(After Childbirth)

出生時

當新生兒從媽咪剖開的肚子中取出,或是由陰道分娩出來後,第一線的接生醫師,就會立即為您家的小寶貝做第一時間的健檢,之後,再由護理人員接手,做更詳盡的清潔與生理檢查。

2段式檢查

第1段‧婦產科醫師

幫媽咪接生的婦產科醫師,會先檢查新生兒的外觀是否正常、呼吸有沒有順暢與確定沒在出生時吸入胎便後,再把新生兒交給一旁的護理人員處理。

第2段‧護理人員

從醫師手中接過新生兒後,護理人員會將寶寶抱到一旁的台子上,幫他們把身體擦乾,將口腔與鼻腔中的異物抽、吸乾淨,接著測量心跳、觀察寶寶膚色,並護理臍帶與做進一步的包紮。

隨後,護理人員會幫寶寶進行生理檢查並做紀錄,測量寶寶的身高、體重頭圍、胸圍與體溫,再仔細檢查寶寶是否有異常狀況,然後,套上寫有媽咪資料的手環和腳環,以確認寶寶的身分,就可以將寶寶推出產房,讓在外等待的家屬,看看小寶貝後,再送回嬰兒室。

出生後‧3預防措施
預防1. 施打vit.K1使新生兒的凝血功能正常,需在出生後2小時內接受肌肉注射。

預防2. 塗抹四環黴素能避免新生兒結膜炎,需在出生後1小時內接受眼睛的局部治療。

預防3. 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檢在新生兒餵滿時後,接受新生兒代謝篩檢血片檢查。

出生3天內

新生兒APGAR score

新生兒的Apgar score是在西元1953年,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Virginia Apgar 醫師所提出的新生兒健康評估法;分別觀察與測量以下外觀(Appearance)、心跳(Pulse)、面部表情(Grimace)、活動力(Activity)和呼吸(Respiration)5項表現作為新生兒的健康評估,主要評分方法如下。

1. 外觀全身通紅、軀幹紅色,四肢發紺、全身呈現缺氧的黑紫色。

2. 心跳每分鐘大於100下、每分鐘小於100下、沒有心跳。

3. 反射抽取口鼻的羊水時,有活力的哭鬧、抽取口鼻的羊水時,只有臉部有反應、抽取口鼻的羊水時,完全沒有反應。

4. 肌肉張力四肢有很好的活動力、只有軟弱的彎曲、完全沒有活動。

5. 呼吸很好,有宏亮哭聲、呼吸微弱或哭聲微弱、沒有呼吸。

以上5項評分類別,會在新生兒出生後1分鐘與5分鐘時各測量1次,如果分數過低,也就是表示狀況不好時,醫師會再記錄第10分鐘的表現,甚至會著手進行更後面的評估(5種評估,滿分10分,每項評分為0、1與2分)。

醫學小常識 分數指標

8、9、10分:是指有活力且數秒內即有宏亮的哭聲。

5、6、7分:代表新生兒有輕微窘迫,隔5分鐘後再測量一次。

4分以下:有嚴重的新生兒窘迫,需立即急救。出生後12小時內‧第1次健康檢查

在小寶貝住進嬰兒房後,新生兒科醫師會在他們出生的12小時內進行第1次的健康檢查。

1. 頭部:臉、眼睛、耳朵、吸吮能力、頭骨縫、囪門、鼻孔和唇顎。

2. 生命跡象:膚色、呼吸型態、心跳、四肢血流灌量、精神狀態、肌肉張力與體溫。

3. 皮膚:顏色、破損、皮疹、出血與毛髮分布。

4. 胸部聽診:呼吸聲與心雜音。

5. 腹部觸診:形狀、腫塊或肝腫大。

6. 臍帶:2條動脈1條靜脈。

7. 腹股溝:脈博與疝氣問題。

8. 生殖器:男生→睪丸與尿道開口位置。

               女生→有無色素沉積、陰道分泌物和性徵外觀不明。

9. 其他:神經反射(包括:MORO反射與抓握反射)、注意?關節有無脫臼、哭聲宏不宏亮、脊椎皮膚有無凹陷與是否有毛髮隆禿以及胎便是否已解。

出生後3天+進食24小時後

在新生兒出生3天,並進食超過24小時之後,就可以展開更進一步的器官檢查與新生兒代謝異常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4項自費健檢

自費1‧心臟超音波根據統計,每1千名新生兒中,就有7~10名罹患先天性心臟病,因此,必須透過心臟超音波的檢查,才能確實檢查出您家的小寶貝有無先天性的心臟異常,並提早為有問題的新生兒做治療。

自費2‧腎臟超音波台灣新生兒腎臟水腫比率高達10%,兒童嚴重先天性泌尿道畸形的罹患率為每千人中究有8個人,嚴重者需要藉由藥物甚至開刀治療;所以,透過腎臟超音波的早期檢查,可以提早發現新生兒的腎臟疾病與腎臟結構異常,醫院也能定期追蹤腎水腫的程度,及早治療,就可避免發生新生兒腎功能不可逆的損害。

自費3‧聽力檢查大家都知道聽力是影響新生兒語言發展的重要指標,而台灣每1,000名新生兒中,就有2~3個寶寶是聽障兒(機率是唐氏症與唇顎裂的2倍),目前,會使用最新的腦幹聽力檢查機器(ABR),來為新生兒做周邊型與中央型的聽力測試,只要在3個月前檢查,6個月前裝上聽力輔助儀器,就能改善因為聽障造成的語言發展障礙。

自費4‧腦部超音波檢查腦部超音波可以及早發現腦部發展的成熟度,有無大腦小腦的萎縮,先天性水腦及胼胝體異味,未滿足月的早產兒因為是腦室出血的高危險群,更應接受腦部超音波的篩檢。

新生兒代謝異常篩檢

費用約500元。

檢測方式新生兒出生並進食48小時後,由腳跟採取少量血液作為檢體。

13項檢測項目

1. 先天性甲狀腺低能症。

2. 苯酮尿症。

3. 高胱胺酸尿症。

4. 半乳糖血症。

5. 蠶豆症。

6. 腎上腺增生症。

7. 串連質譜儀篩檢罕見代謝疾病。

8. 楓漿尿病(MSUD)。

9. 中鏈醯輔?A。

10. 去氫?缺乏症(MCAD)。

11. 戊二酸血症第一型(GA1)。

12. 異戊酸血症(IVA)。

13. 甲基丙二酸血症(MMA)。

出院前

例行性健檢&4叮嚀

出院前的健康檢查,除了基本的例行性健康檢查內容外,重點會擺在您家小寶貝出生這幾天的喝奶狀況是否正常、排便情形與有無腹脹,並會給予簡單的衛教提醒,以及提供新生兒出院叮嚀單,內容包括以下4點。

新生兒出院4叮嚀

1. 新生兒沐浴4須知

● 準備好必備的嬰兒用品,室溫維持在26~29度。

● 餵奶前半小時與喝完奶後1~2小時避免沐浴。

● 先放冷水再放熱水,水溫約在41~43度間。

● 新生兒沐浴順序:五官→頭→頸→前胸→腋下→雙手→背→雙腳→生殖器。

2. 臍帶護理(臍帶會在小寶貝出生後7~10天脫落)建議在每次沐浴後將臍根處擦乾,並以75%的酒精消毒,再用95%的酒精擦乾即可。

3. 皮膚護理需特別注意小寶貝有無黃疸(將他們抱於明亮處),並觀察眼白、新生兒食慾和活動力。

4. 體溫測量當腋溫每隔5~10分鐘測量1次 ﹤37.5度;肛溫測量1~3分鐘 38度。

返家後

回家以後,媽咪們除了要注意前述的4項叮嚀外,特別需要注意小寶貝大便的顏色,這將能早期發現新生兒是否有膽道閉鎖的情況,而爭取到關鍵的治療黃金期。

提醒媽咪們,在幫小寶貝換尿布時,請比對大便卡,仔細辨別他們大便顏色,如有任何疑問,要儘快帶小寶貝至醫院請小兒科醫師做進一步的檢查。

出院後1個月‧返院健檢

提醒媽咪,在新生兒出生未滿1個月前,儘量不要外出,在完成出院1個月後的返院健檢,再帶小寶貝外出,會較有保障。

健檢4大項 

1. 測量身高、體重、頭圍與胸圍。

2. 觀察肚臍的復元情形與乾燥狀況。

3. 確認心音有無雜音。

4. 施打B型肝炎疫苗第2劑。

http://www.howmama.com.tw/b69/t8111/?wap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leepingwo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