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雕塑]強化雕塑——設計觀念

雕塑作為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在東西方都產生了無數不朽的名作。長久以來,用具像手法創作的樣式占據了曆史的主要篇章,成就了古希腊、古羅馬等多個時期雕塑藝術的輝煌。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大師米開朗基羅更是將其推向極致,使后世的雕塑家不得不改弦易轍,挖空心思去另辟蹊徑,甚至米氏晚年也致力於雕塑語言的種種新探試。巴洛克時期的雕塑家貝尼尼細膩逼真地塑造物象,同時也追求整體布局的動態化和不穩定性,強調雕塑與建築、繪畫、燈光以及材料的綜合運用。在尊重物象的基礎之上,十九世紀的法國雕塑家羅丹強化激情引發,使手跡、刀痕、光影等充滿材料特性與人性特征的形式語言益於整個雕塑形體。面對前人閃爍的藝術光芒,隨著材料產業的發展,加工技術的進步和人類對物象認識的深入,形體準確再也不是高不可及的了。二十世紀的雕塑家們感到困惑與迷茫,他們不斷尋求變革、創新、從各個角度尋找突破口。像莫蒂格列阿尼和賈科梅蒂的形體拉長,畢加索與阿基平科的形體構造,阿爾普的形體膨脹,卡德爾的形體活動,杜尚的原物置入,進而至純粹體現觀念的裝置、行為等等,創造了繁雜與多姿的表現語匯。
    世界變得越來越小,彼此影響日益加大,風格差異是否也會趨於雷同呢?這個問題同樣嚴峻地擺在剛剛砸碎限制思維的沉重枷鎖、追求人性解放的中國雕塑家面前,一方面是有著廣闊深遠的傳統雕塑沃土,另一方面是在反映現實、服務於公共生存空間方面,雕塑理論與實踐基礎仍相當薄弱,這就自然形成了幾大格局:中國本土模式、西方傳統模式、西方現代模式,三者交匯於當今的雕塑藝壇。人們對機械照搬西方傳統模式而形成的概念僵化的雕塑樣式不滿而覺保守,又難以草率地挪用本土的復古樣式,更不能容忍西方現代一些喪失美學原則的“作品”。雕塑向何處去呢?其實就體裁和成型方式而言,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具像與抽象等等,無所謂好坏高低,更不必褒此貶彼。它們都曾產生過精華,也各有糟粕,關鍵在於是否恰當運用所認同的美學原則,合理地體現本土的精神內涵,並且有獨特的藝術品位。實現上述目標的途徑莫過於將設計觀念納入雕塑,充實力量以強化雕塑設計觀。

    設計(Design)是二十世紀中葉在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以及人類心里要求不斷提高的基礎之上形成的一門綜合性應用科學。它研究生產技術、藝術和社會生活三者之間的相互關係,研究如何既符合工藝流程和作品性能,又符合美的規律來塑造形體,同時針對具體時空研究作品如何順應人的各方面要求。設計概念的核心是一切為了“人”,既極大限度地滿足人的心理與生理兩方面的要求。設計作品思維的物質再現,體現一定的時段性、區域性,當然也映照藝術家自身的個性特征。雕塑主要通過空間造型(點、線、面、質、材、光、色等各種因素的構成)來表達內涵,通常可說從選題、選材、塑造等環節中都存在設計。全面的設計則不僅從雕塑本體的視覺傳達來看,更應從審美主體(欣賞者)、加工過程及置放環境等諸多方面所展現。以此要求雕塑家思路開闊,想象力豐富,選擇恰當材料、探求天然之美,更多地尋求與人的融通,達到審美主體與雕塑客體、雕塑內涵與表現形式、雕塑本體與周遭環境、雕塑表達與功能體現等的統一。重視設計在雕塑造型中的作用,無疑可以更加注重人的主觀能動性,使作品更加富有獨創性和生命力。

    設計在雕塑創作中的作用,可以進一步概括為:

1.題材選擇

設計促使創作反映時代特征和民族特點,雕塑家更加重視人的價值,注重雕塑作品的實際放置環境,根據具體功能選擇而作,針對性地滿足不同層面的人們,適應不斷變更的多方面要求。

2.創作處理

設計的目標在於形成作品獨特性和藝術家個性化。促使雕塑家從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中汲取養分,如:雕塑自身之間線刻、浮雕、透雕與圓雕的綜合運用;雕塑與現代構成、色彩的結合以及聲、光、電、風力、水體的採納等,使得新材料、新技術、新手法在作品中得以運用,如:巧用形色材,逆視覺形體,象征隱喻,變形共型,夸張省略,分解打散,漸變重復,易位組合等等。

3.功能應用

設計使雕塑功能更為多樣化。促使雕塑家既追求藝術表述,也照應客體要求,依據行業特點及應用性質,區別採納表現方式,避免小型室內雕塑室外放大化以及紀念性雕塑與標志性雕塑錯用等現象出現。

4.評價定位


作者有無“想法”,作品有無“閃光點”,設計成為品評作品價值和作者地位的又一標準,使作品避免公式化、概念化而趨向合理。設計的高明與獨特之處無疑為藝術品評帶來新的審視點,也為雕塑教學提供新的內容。

來源:http://www.xsart.net/redirect.php?tid=3541&goto=lastpos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leepingwo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