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戶投資術(8) -- UBLB操作法

散戶投資術(8) -- UBLB操作法                          
很多我的朋友常常我問,如何投資才能賺錢,或是拿財報跟我討論為何某些公司營收突然起飛,要不然就是跟我討論一些價格的技術現象。但是光是那樣就能賺錢了 嗎?我仍感覺有其難度。大多數的投資老手,都會努力花時間學習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手邊資訊或價格訊號達到一定的可信度,才進場投資。我喜歡去推想別人的 想法,就像在股票市場裡我常常要假設我是主力會怎樣思考,如果我是沒經驗的散戶又會怎樣思考;觀察人家怎麼問問題,就有機會知道對方的想法,也可以推測對 方的說話的假設前提。而假設前提往往就藏著導致盈虧的結果。

『邁入股票市場的學習之路 』
過去我也曾經迷失在技術分析以及基本分析的論點裡面打轉。剛開始遵從葛拉漢股票價值的概念,找回自己學過的經濟、會計的課本開始價值分析,看財報聽產業消 息。發現怎樣做都怪怪的,並不順手,想進場的時候本益比已高,在營收成長加速之前,股價又早就發動,等到確定獲利的時候股價早就高到超過'價;在空頭市場 中,遇到符合價值投資的標的(嗯,看起來就是很'廉價'的那種),但聽到名字(中碳、台塑)就是鳥鳥的,感覺起來很無聊牛皮股,甚至當價值浮現的時候,還 有伴隨許多產業的利空消息,買進去就是等配股配息,看看周邊環境那麼差,實在是下不了手,等到經濟好轉,股價一下子就拉高,又錯過機會。(PS.我現在來 看,才不管無聊不無聊,重點是只要他讓我賺錢,就有得聊!)

後來覺得不對,實在應該學點技術分析的咚咚,學到均線、KD、MACD、價量、籌碼等技術分析的皮毛,自以為已經出師了,開始投入大部位追逐技術訊號的買 賣點,結果是仍然是受傷出場,出師變成出山。仔細檢討,發現自己似乎是該學的都學啦,怎麼還是會受傷呢?經過基本分析,產業狀況無虞,買賣訊號又都浮現為 何還是會被迫虧損出場??因為'趨勢'!台股在前一次萬點之後,每年的大盤走勢不但盤整壓縮,因為少量資金追逐大量籌碼,也沒有齊漲齊跌的大行情。沒有抓 到主流股,幾乎就是跟獲利說再見,尤其是之前狂飆過的TFT、太陽能、LED、直到最近的IC設計、營建股,當時的我漸漸學習必須觀察'趨勢'的力量。

是的,'趨勢'這個名詞在2004年還真紅。就像過街老鼠人人喊打,2004年時每一本新書都在吹噓,作股票要看'趨勢',一切以'趨勢'為依歸。屁 啦!!我要是能先知道趨勢,我還會在這裡苦哈哈的每周擠破腦汁,想說下一週要寫怎樣的專欄嗎??早就買樂透或是買期貨賺到死了。'趨勢'到底是驗證出來的 還是預設立場出來的??等到7135跌下來以後,我就沒有聽到還有人在唱高調論述'趨勢'的重要性,等到多頭又來的時候,才又開始聽到'趨勢'的重要性。

後來又在一本書上學到資金控管以及建立正報酬率的交易系統,漸漸也開始對於投入的資金有計畫與安排,並且對於投資的風險與自己願意承擔的虧損作為交易策略 當中的一環,同時依照風險決定投入的資金部位,作為自己每日的交易作戰計畫之一。但我始終覺得矛盾的是,投資風險怎麼可能一開始就是確定的?還有要評估獲 利/風險比,這根本就是一套理論紙上談兵。(PS.事實上,獲利/風險比,是自己經由分析股價價值與走勢之後設定的,成為交易計劃的其中一個參數。)

  我追逐過好幾套的投資法則,也花了很多時間專研,希望能夠歸納理解一套系統,所謂的'聖杯'系統,可以讓我一輩子釣魚到終老,幾年下來,我只能說我放 棄那種幼稚的想法,沒有一套系統是毫無用處,也沒有一個人的交易系統不會犯錯,更沒有一個人的投資理論可以經得起環境變化的永恆考驗,市場是活的,遊戲規 則也不斷緩步改變,是需要隨機應對的,而不是永遠都用一招就可以打敗市場的。股票市場沒有哪一套東西可以單獨存在,也就是說既沒有捷徑也沒辦法偷懶,你必 須花時間拼圖,在有限的生命中慢慢的吸收各類知識,才有助於你在知也無涯的股海當中長年維生。

『基本面、技術面的千裡之外』
後來在我多次反覆操作的經驗累積之下,漸漸對於投資的獲利,開始覺得不是一件不可達成的任務,同時我一直在思索,是我自己哪裡變得不一樣??明明會的東西 沒有差,為何對於投資獲利漸漸變得穩定?(事實上,也歸功於基本面、技術面、趨勢,一切都對於這兩年的多頭有利)在技術面與基本面之外,我的大腦裡漸漸似 乎產生某種不明確的東西,但是似乎是我獲利的來源重要的支柱。

  我腦袋裏時時出現彼得林區說過的話:「如果你有一份設定10%停損的投資組合,那麼最後結果就是注定會賠10%的投資組合」「決定投資人命運的既不是股票市場,也不是各上市公司,而是投資者本人。」

有一段時間我把停損設定在-3%,我突然發現到,決定投資成敗的是我自己,自己的決策決定了獲利點,也決定的虧損點。所以彼得林區才會說,如果設定10% 停損,結果往往就是注定賠10%,因為我會在它回落到虧損10%的時候進行決策與執行操作,而不是在-5%、-3%或是-20%,因為我早已經做了決定。 在那個階段,我好像體認到某種超出市場交易的東西,既不是資本面也不是技術面,而純粹是交易決策。透過每日的交易紀錄表,我發現,其實在我每次的交易腦海 中已經有一套交易邏輯,那是我自己習慣的邏輯,交易邏輯決定我在何時會出手何時要收手。我發現到,大多數人並不是需要學習技術面或是基本面,而是缺乏一套 交易邏輯。

『統計學的假設檢定(Statistical Hypothesis Testing)』
在提到交易邏輯之前,我要先簡單提到統計學,統計學的章節安排中,學完機率分配之後,在多變數回歸分析之前,最主要的精髓就是推論統計的'假設、檢定'。 統計學的目的不在於統計,而是要透過統計的科學方法提供人們在工業、社會、自然的問題上找出答案或是進行理性的決策。當然身為沒有學過統學的讀者各位,是 不可能會馬上一看就懂的,但是我要沿用的是'假設檢定'的邏輯架構。

先舉一個簡單的假設檢定的命題:
針對想知道大學生是否反對婚前性行為,訪問 100 名學生,結果發現有 59 位表示反對,這個結果是否足以顯示反對的比例的確高於贊成者的比例?

假設檢定需要對於命題作定義,並且要設定兩個假說,虛無假設(NullHypothesis,H0)對立假說之補事件(吾人不感興趣的 事<wbr></wbr>件)與對立假設(Alternative Hypothesis,H1)吾人欲證明的事件(所感興趣)。以適當的統計量 (teststatistic),並根據特定的標準來判斷虛無假設(H0)的真偽。一旦判定虛無假設(H0)為偽,則拒絕 (reject)虛無假設(H0);若判定虛無假設為真 (或者並無證據顯示虛無假設為偽),則接受 (accept) 虛無假設(H0) (或者說,不拒絕虛無假設)。

依照之前的例子,做成假設檢定就是如下:
H0:大學生不反對婚前性行為
H1:大學生反對婚前性行為

因為我們想要研究的是所有的學生群體對於'是否贊成婚前性行為'的看法,只能透過'抽樣'的方式,研究抽樣的樣本結果來推論原本的群體(母體)的內容,利 用機率的原理,判斷該假設是否成立。所以以上的方法就是,經過合理的隨機抽樣,訪問大於32人的100名學生,其中有59人反對,佔有了59%的反對,所 以可以簡單推論可能大多數人可能是反對婚前性行為的。拒絕H0,作出結論大學生反對婚前性行為。這是假設檢定的邏輯,實際上,統計學的假設檢定的過程並沒 有這樣單純(因為必須考慮到母體分配跟抽樣可能產生的誤差,以及設定的信賴水準(容錯率))。


『假設檢定型一誤差與型二誤差』
討論到假設檢定,就不能不討論到誤差。例如法律系統中,皆假設人是無辜的,除非他被証實有罪。原則上就是相信H0,直到有足夠證據反對它為止。
H0: 被告無罪
H1: 被告有罪(需提証據)

而所謂的型一誤差就是H0是真的,可是卻拒絕H0;型二誤差是H0是錯的,卻接受了H0。依照被告理論來說,型一誤差就是被告無罪,卻被誤判成有罪;型二誤差就是被告有罪,卻被判定成無罪開釋。

我需要利用到假設檢定的精神以及誤差來解釋投資邏輯,所以必須要先提到以上枯燥的內容。

『股價未來可能的走勢』
簡單的解釋一次假設檢定,現在再回到股票投資的領域當中。一檔股票買進以後,它可能的走勢是明天漲一元,後天跌一元,大後天再漲一元,如底下的附圖,股價 的走勢有可能上去又下來也可能下來又上去。如同蜘蛛網一般,未來的走勢只會有一種,但是是在無數的變化組合當中,你很難知道是哪一個。但是不知道就不能買 股票嗎??其實不然,大家都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但還是願意去買股票,就是一種承擔風險的行為。

股票買進以後,怎麼走比較重要??還是結果走到哪裡比較重要??我認為結果很重要,因為結果決定了自己投資部位的盈虧,當你需要做出決定時,只會有一個價 位,所以當時的價位點非常重要。但是,雖然最後的價位決定成敗,怎麼走雖然不會決定盈虧,但是會決定心情。例如上面的買進例子,同樣都是50元買進一個月 後80元賣出的股票,三種走勢持有心情卻大不相同。一種是買進以後一週內直接上漲到70元,最後80元讓你獲利了結;一種是三周都落在50~60之間,最 後一星期才飆到80元;最候一種是買進後兩週往下掉到30元,最後兩周再急衝上80元。三者的持有過程中,心情大不相同,刺激的程度也大異其趣。往下跌的 過程往往要承受負面的心理壓力,而一般投資人還準備不充分的時候,往往在下跌或是盤整過程中,因為心情影響判斷,而犯出大量的錯誤。


『買進股票的交易邏輯』
每當我們不管任何理由買進股票的時候,假設前提就是,這檔股票未來會上漲;但是每個人的買進理由不同,它可以是因為站上10MA、KD黃金交叉、營收創新高、本意比有漲升空間、產業利多消息,任何的理由都可以。

所以我們可以做出假設:
H0:因為本益比有漲升空間、股價站上10MA、KD黃金交叉、內線、明牌.....等等理由。訊號正確,股價會上漲。
H1:訊號錯誤,股價沒有上漲。

買進股票之後,價位就是統計量,我會設定兩個臨界值UB(Upper Bound)、LB(LowerBpund),而UB、LB的水準,跟你自己的信心水準有關以及你希望的容錯率有多大有關。作為觀察假設前提的檢定方法。 而這兩個名詞只是仿照國際貿易裡頭的InBound、OutBound而來,當初全球運籌的時候老師特別教大家針對這兩個單字做報告,所以印象深刻。


所以原本的買進股價走勢圖當中,就被UB、LB切成三個區域,UB之上是綠色區域,也就是接受上漲假設H0的成功區域、UB~LB之間就是無顯著差異必須 繼續取樣密切觀察,LB之下作為拒絕上漲假設H0的拒絕區域。而如果走到LB之下,被拒絕之後又往上突破成本變成上漲,就是上漲是真的卻拒絕持有股票的型 一誤差;如果走到UB之上,又回跌到成本之下就是型二誤差。

『UB~LB之間』
這是在持有的成本區,剛買進的時候,股價方向渾沌未明,需要以時間換取方向,讓股價再設定的運動範圍當中每日遊走,直到突破UB或是跌破LB作為認定。而 這一段時間需要的是多觀察留意股價方向,如果長期股價都沒有明顯方向,表示假設會上漲不顯著,要回頭去看自己的買進理由是否發生錯誤。

觀察時間跟買進理由有關,例如因為上個月營收公佈而去投資,至少要等到下個月營收公佈是否確定成長才可以驗證H0的假設是否成立。如果是依照技術面買進, 就需要衡量技術指標的時間架構,例如站上10MA,結果價格來來回回狹幅盤整兩週,就可以推論上漲不顯著,當時兩週前的買進訊號的假設錯誤。

『LB之下』
股價跌落到LB之下,就是拒絕區域,明明已經有買進訊號或是消息,而股價卻跌破自己設定的觀察水準,表示消息或訊號失效,或者是買進價位錯誤。這是一個危 險訊號,這時候無論如何都需要執行停損。人在面對帳面虧損的時候,也承擔某些壓力>,如果能清除影響自己的部位,同時也避面了最容易犯錯的區域。有 人可能會說,ㄚ那我下跌的時候都沒有感覺,是不是可以繼續持有??錯!這樣更糟,有感覺是正常的反應,如果讓自己變得麻木不仁,反而會讓自己輕忽持有部位 得風險。適當的壓力可以讓碳變成鑽石,過度的壓力則會輾碎鑽石。

停損就是拒絕了所有跌破LB之下的所有未來走勢,當然也包含了之後可能漲回UB~LB的走勢,也就是型一誤差,但是這樣的誤差是在所難免;這時候就要推薦 基本面搭配技術訊號,因為如果因為基本面買進,但是偏偏股價往下殺,後來又要反應基本面的價值(只要你確定價值真的存在),回頭上漲的過程中必定有技術面 的買進訊號。再重新買進,設定新的UBLB來觀察即可。雖然要折損一些價差與手續費,但是你可能介入的價位遠低於原本的成本,持有的價位變得更有'競爭力 '。
『UB之上 』
如果買進之後,能夠回升到平均業界本益比,或是上漲到某個水準,就表示當時的買進理由是正確,所以訊號是被接受的。接下來要做的是,獲利了結;但還要防範 的就是重新跌回UB之下,或是出現跟原本買進理由相反的訊號,例如產業本益比下滑、營收衰退、跌破10MA、KD死亡交叉,那個時候最少要拔檔減低持股。 到了UB之上,減半持股,交給趨勢指標,是最輕鬆的操作方式>。

『UB、LB的設定』
UB、LB一般我自己的中短期投資的參數設定為(+10%、-5%),也就是說只要我是有理由的買進,不管是聽報紙、看財報還是技術面,跌破買進價的 5%,表示我的消息可能有誤,財報沒有價值,假的技術訊號,為了避免更大的傷害一定要先閃在說。而要是運氣很好股價走到UB10%之上,表示我的訊息或是 觀察是正確的,為了獎勵自己先隨意減碼一半,剩下的交給均線、趨勢線等趨勢指標帶我出場。如果股價落在UB~LB之間,就是最辛苦的階段,剛買進的股票一 定要有耐心觀察,直到價格突破才做出下一個決策。

而如果懂技術分析或是籌碼分析的人,UB、LB自然會設定在'有意義'支撐壓力或是大量成交區,作為觀察水準,要設定成(+25%,-10%)也無所謂, 但記得搭配長期持有的理由,總之,高興即可。其實價位設定精確不精確根本不重要,因為再怎樣精確也會有誤判的一天,重要的是你會不會依照自己定義的區域來 執行操作。設定自己的買進成本來觀察,純粹就是作為一個衡量標準。我曾經教一個朋友,跟他說只要KD黃金交叉,買進的成本價之下的5%就停損,漲到10% 就賣掉一半,剩下隨便賣,有趣的是,他六個多月下來,停損17次,獲利12次,總獲利21%。買進之後,他根本就不管走勢怎樣走,只要達到目標就執行動 作。雖然相關的股票投資知識不大懂,他連交割日是兩日都搞不懂,但是他已經親身體驗了操作獲利與停損的法則與邏輯。入門者可以玩玩看,必定對於投資有不同 的感覺。

『股市不關心你的成本,但你要時時檢查你的買進與持有理由 』
投資大師彼得林區與華倫巴菲特都說過類似的一句話:這家公司基本面沒有變,就不要因為股票漲高了而拋棄它;這家公司基本面改變,就不要因為股價很低而去買 進它!UB、LB投資的原則,實際上存在於每一個高手的心理當中,有些人是自然而然的運用而無所覺,有些人則有一套可能切成五條是八條界線,每段切割都有 一套應對策略或是作戰計畫;或是依照走勢變動調整的更複雜的交易系統,但絕對不脫離'假設、檢定'的邏輯,依照假設的前提,以及對於每個區域該發生的走勢 與操作策略。

『江湖一點訣,說破不值錢』
彼得.林區或者華倫.巴菲特都是到了六十歲以後才說自己真正懂得投資。我自己整理出這一套邏輯有一段時間,或許是我比較笨,但真正跟界定出區間與買進理由的結合至少花了我半年以上才有這一點點的心得。
不管學了多少東西,交易邏輯一定要建立在腦袋裡,否則很難有新的突破。很多高手說過,你要知道你為何買進一檔股票,而且要時時檢驗買進的理由是否成真或是 根本是錯誤的理由。就像打籃球,大家都知道上籃可以走三步;知道是很簡單的,光說不練,但是要是在球場比賽裡,怎麼在層層包圍中走出三步,"用出"的層次 遠遠超乎"知道"的程度。
在股票市場裡面,我還沒有遇過哪一件事情是我自己發明的,所有的一點一滴全都是跟別人學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套UB、LB的操作術,跟許多交易法則沒 有差異,以前我一直以為我懂得這樣的概念,現在回頭想想,當時其實根本我不懂,既不會讓部位有足夠的活動空間,遇到了該做決策的關鍵時刻也很容易忽略放 鬆,或是存有僥倖心理,雖然只是簡單定義兩條線,但卻能結合很多大師的投資概念。希望透過這篇文章,可以讓讀者在基本面與技術面之外,建立一點操作上邏輯 的思考。

http://www.eyny.com/archiver/tid-825709.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leepingwolf 的頭像
    sleepingwolf

    【開源節流】--> "開源" & "節流"

    sleepingwo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