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穿透現象看本質(五)

那麼投資的最原始本質又是什麼呢?不就是暫時犧牲目前的消費,而把資源投在建立生產能量,期望未來因此會有比投入更多的產出?以現代的投資語言來說,就是投入資金,希望長期下來可獲取比通貨膨脹率或零風險利率更高的報酬率,(否則何必花心思自行投資呢?去買國庫券或把錢擺在銀行就好了)。要做到這點,自然只有以遠低於內涵價值(Intrinsic Value)的價格買進投資標的,對投資人而言這是唯一的選擇,不然還有別的選擇嗎?除此之外,只是金錢在不同的投資人之間移轉而已,整體財富並不會增加。

可是如前面提到的,股票市場的本質只是交易,而非投資,但此本質已被人性的貪婪與恐懼遮蓋了,許多人錯把交易當成了投資。投資的本質也已被人忽略,人們看到的、關心的只是股市指數的起伏與成交量的高低、或政府是否護盤,企業到底值多少錢已不是投資人關心的重點。

企業價值的本質是什麼?營收創新高、新產品發表會、市場占有率、品牌或公司知名度等都只是表象,看起來或聽起來很風光,但對企業價值可不一定有貢獻,除非最後能轉換為自由現金流量(Free Cash Flow)。看看當年明基(2352,現改名為佳士達)李焜耀是如何風光地併購西門子手機部門,宣稱可擴大市場佔有率,沒幾年卻灰頭土臉地以大虧收場。誠如俗諺說得好:「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熱鬧是表象,門道才是本質。企業價值的本質就是長期間產生以及運用自由現金流量的能力

由於大部分事物的本質通常隱而不顯,因此需要一定程度的知識或智慧才能穿透表象,看清本質。例如說,一般老百姓對政府施政多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孔子才會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註一)。如果翻成現代的口語就成為:「讓一般老百姓知道如何做還算容易,但要讓他們明白為何要如此做就很困難。」孔子要表達的就是洞察本質的困難。

註一:這句話是孔子最受人誤解的兩句話之一(另一句是: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認為孔子主張愚民教育。孔子一生致力於傳道、授業、解惑,是私人興學的典範,有教無類,怎可能鼓勵愚民教育呢?這是因為我們把「不可」這兩個字古語今解,用現代人的用語習慣解釋成「不可以」的緣故。「不可」在此其實是「不能夠」、「沒有辦法」、「很困難」的意思,類似英文的Can’t。

我們舉幾個現代日常生活中常碰到的例子。

§ 保險

大部分的人或周遭親友都有被拉過保險的經驗,保險的本質是什麼?保險就是花錢(花小錢)買安心(保住收入來源或避免花大錢),安什麼心呢?就是讓你家人生活所需的收入不會因為產生收入的成員因意外傷病或死亡而受到嚴重影響,或不會因家中成員因重病(如癌症)就醫而花大錢。所以其本質是一種消費(每月繳交保費),不是投資(因為你希望不會收到理賠金)。消費使財富減少,而投資是想增加財富,兩者本質正好相反。如果瞭解這點,就不會聽信理財專員或保險業務員的甜言蜜語或胡言亂語去購買「具有投資好處」的保險商品了(請參閱保險與投資一文)。或者,你能否想像一個孤家寡人的單身漢,上無高堂,下無妻兒,卻被保險業務員勸誘去保了個高額的死亡險?

那麼「保險行業」(不是保險,是保險的行業)的本質是什麼呢?保險業的本質就是集合了眾多投保者的小錢(月繳或年繳保費)去補償個別被保險人因意外不幸所帶來的重大財務災難,這和民間互助會的本質是一樣的。保險業者只不過是做為一個中介管理人的角色,收取合理的管理費用而已。但現在的保險業者已經脫離了保險的最原始本質,因為他們發現保戶每月或每年按時繳交保費,但發生保險事故而理賠的時間卻往往是幾年之後的事。從收到保費到真正理賠的期間保險公司等於累積了一大筆免利息的資金,如果拿這些資金去投資,可以替保險公司賺進不少利潤。事實上,這已經成為目前保險公司獲利的主要來源。

為了取得更多的無息資金,保險公司發明了許多複雜的保險附加商品,不僅內容難懂,連名稱也稀奇古怪,如《年年得利終身保險》、《億富變額萬能壽險》等,宣稱有保險加投資雙重功能,或能夠保險兼儲蓄分紅。問題是,保險業者也是先收了大家的保費作為無息的資金,然後拿去投資,再把獲利---如果有獲利的話---的一部分用作為分紅,其中保險公司還要收取許多的手續費、管理費等名目的費用,有如收取過路費。保戶還不如直接購買指數型基金比較划算,起碼少掉許多費用。

那些名稱古怪、內容令人頭昏目眩的保險商品之所以要設計得如此複雜,就是要掩蓋其真正的本質(保戶免費送上無息資金,保險業者卻還向保戶收取過路費),故意讓一般人弄不清楚,否則每個人都只投保單純的可無條件續約的定期壽險,保險公司那些坐擁高薪的管理層要吃什麼呢?

§ 全民健康保險(全民健保)

台灣引以為傲的全民健康保險的本質是什麼?你也許會說:不就是保險嗎?看名稱就知道了。但名稱只是表象,經常會騙人。君不見許多掛著羊頭賣狗肉的勾當?現在讓我們仔細瞧瞧台灣全民健康保險的幾個特徵:
  1. 全民被強迫參加投保,不參加會被處罰。
  2. 被保人收入越高,繳的健保費越高,但發生保險事故後被保人所得到的待遇與所繳交的保費高低無關,一視同仁。
而我們一般所接觸到的保險---指真正的保險---如單純的意外險、死亡險(壽險)等,其特徵有:
  1. 自由參加投保。
  2. 保費高低只與保額多少有關,與被保人的收入無關;且保費越高(即保額越高),保險事故發生後理賠的金額也越高。
讀者或許已經發現,兩者名稱上同樣都標明是 “保險”,但性質卻幾乎完全相反。嗅覺敏銳的讀者或許已經嗅出似曾相識的味道。的確,經人一提醒,全民健保的特徵就感到很眼熟。等等,快想到了,啊哈!不是長得跟所得稅很像嗎?

所得稅!?保險跟所得稅有何關係(除了想借保險逃避遺贈稅或可列入所得扣除額之外)?先別急,我們先看看所得稅的特徵:
  1. 全民強迫性(所得未達起徵點者除外),不繳稅會被強制執行並罰款。
  2. 所得越高,繳稅越多;但繳稅後所獲得的公共建設服務,一視同仁,與繳稅多寡無關。(例如王永慶繳了不少稅,行駛高速公路繳的過路費還是和你我一樣。)
現在讀者應該看出「全民健保」的真正本質了吧?沒錯,台灣全民健康保險的本質就是如假包換的一種「稅」,可稱之為「全民健康福利稅」。

「莊子」一書裏有個大家熟知的寓言:「朝三暮四」,朝三暮四眾猴怒,朝四暮三則眾猴喜。兩者本質相同,眾猴卻轉怒為喜。政府把本質是「稅」的東西稱之為「全民健康保險」,小老百姓就像是被催眠似的,繳起錢來或從每月薪資中扣除時比較沒感覺,實行起來阻力較小;如果正名為「全民健康福利稅」,老百姓一聽到「稅」,鐵定會突然驚醒跳腳,那就要犯眾怒了。所以我們都是被政府戲耍的猴子。

http://valueguide.blogspot.com/2008/10/blog-post_27.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leepingwolf 的頭像
    sleepingwolf

    【開源節流】--> "開源" & "節流"

    sleepingwo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